返回

重生于火红年代

首页

第424章歼10

始详细说了起来。西南飞机通过歼7mf的研制,形成了一系列很有特色的管理体系。

首先,创造性地建立总设计师体系。飞机设计师系统分为三级:一级为型号总设计师;二级为系统总设计师;三级为飞机一次配套新成品的总设计师、主任(主管)设计师。把参与研制的不同行业、部门的设计师都纳入系统工程管理之中。

当然,设计师分级不是目标,重要的还在配套措施-设计师系统技术责任制!你负责这个事情,所有事情你拍板,出了问题所有责任你负责,当然,成功了功劳也是你最大。

还有一个不起眼的要求这个要求就是:有始有终,一个型号型号负责人,除非极其特殊情况,否则不干完不准随便走,从头走到尾。

完全杜绝了机型过多,三天打鱼两天晒网,自己负责的事情出问题了,可以随便往别人身上推;

前任没做好,不是我的问题,我刚刚接手,不太清楚等等传统甩锅大招,在这种体制下不好使了。

第二个就是规定具体研制的套路,禁止随意加减随意省略随意跳过。

明确了在新产品研制中,所有配套单位不管是不是航空系统的,所有的主管设计师、主任设计师的具体职责。

每一项成品必须坚持先有原理性试验、单个成品试验,再到地面系统试验、机上试验和飞行试验的稳妥做法。

同时,推广应用计划评审技术。严格型号研制程序,编制各级网络图,从方案论证、初步设计,到发设计图和制造、总装几个阶段,每个阶段都必须进行评审,通过评审才能转入下一个阶段。

这些极其严格的程序,按部就班的做法实行以后杜绝了数据造假,杜绝了偷懒省略过程,逐级认真审查,不管时间节点,假如一节考核通不过那就重新再来,禁止瞎赶时间乱赶进度。

遇到大问题,就组织重大技术攻关。对直接影响整个飞机研制进程的技术问题,由总设计师系统组织攻关。

最后一手就是最最严格也最难执行的一点:坚持全过程质量管理。

除了制定设计师工作条例等技术责任制外,建立工程试验、配套新成品、各分系统、放飞等技术责任制;

组织多次质量复查,对出现的问题,哪怕是很微小的问题,都必须迅速解决,绝不放过;

实行模拟试验台鉴定验收制度、试验开工签发制度和试验结果按阶段评审制度等质量保证措施。

孙祖杰听完,点点头,“怪不得你们进步这么快,不是没有理由的呀!我知道这是美帝的全面质量管理体制,华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