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废土边境检查官

首页

第91章 医疗改制,东叔的信!

有两座医院,一座叫幸福医院,对内服务,另一座叫乐福医院,面向居民。后来因为治疗效率太低,被医务署拆分重组,改成了现在的医疗所,让它们互相竞争。”

“可要是不收费,只靠上面拨款,效率只会越来越低吧?”

“嗯?”江川愣了下,但最终还是点点头,“确实是这个道理。最开始上面只看治愈率,结果各大医疗所发现接诊人数一多,周期治愈率就会下降,便开始故意延长治疗周期,等统计结算时再让患者集体出院。”

“后来指标改了,加上了患者数量、满意度评分、成本控制这些,但这么一改,医生们又因为工作负荷重、回报低而心生倦怠,慢慢就出现了敷衍诊疗、推诿患者的情况。”

“那不打算改一改呢?”

“早就说要改了,按上面的意思,是要改成三个核心医疗站,和几十上百个流动医疗点,核心站负责重症救治,流动点处理轻伤和常见病,顺便筛选重症患者送过去。”

江川似乎对这一套并不抱什么希望。

“核心医疗站还是沿用现在的全免医疗模式,但下面的流动医疗点要改成收费加免费并行。”

他顿了顿,解释得更具体些,“简单说就是药品免费,医疗服务收费。每个流动医疗点有固定的药品配额,一个月的量用完了就没了。而收到的服务费,可以用来发展自己的医疗点,培养新人、购置仪器什么的都能用。”

“还有套评分体系,根据患者满意度、治愈率这些指标来定。评分高了能升级医疗点等级,等级越高,拿到的药品配额就越多,还能申请到更多拨款。”

医疗点互相竞争?

程野一听,就立刻品出来这套模式显而易见的弊端。

核心医疗站虽然兜底了重症病人,留给医疗点的都只有轻症。

但轻症之间,亦有差别。

收费治疗,药品有限,那会不会出现医疗点为了赚更多收入、拿更高评分,只愿意接收那些肯定能治好的病人,或者是那些能支付更高费用的病人?

“另外,医疗点需要社区认领才能成立,也不知道上面改这套到底想干啥”

“认领?”

程野微微一怔,隐隐抓到了理想派改革缓冲区的脉络。

无论是社区管理,还是这套医疗点的认领制度,似乎都在将缓冲区推向某个极端。

只是这丝脉络尚未理清,随着车子稳稳停在门诊部门前,暂时被他存在了脑子里。

“到了,我去帮您办理住院。”

“麻烦了。”

还是有默契好啊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