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4章:四大奇方
,挽起袖子去案板上揉面,一边笑着道:“还没吃饱!?哼,嫌二嫂做的饭不好吃呀!?”
“你问问达,好不好吃就知道了。”牛有铁瞅他父亲一眼,笑着道。
老爷子先是一本正经地护了老二媳妇两句,最终也还是象征性地承认了。
“他二娘就是做少了,不够吃。”
“不够吃啊!”赵菊兰笑着道:“你瞅瞅,案板上摆了多少,看你俩咋吃的完。”
“吃的完,吃的完!”老爷子激动地道。
实际上他已经饱饱的了,就怕再吃不动,于是放下肉,扛起撅头,急急忙忙跑去墙上挖土了。
老太回到厨窑,把腿担在炕沿上,刚坐下来没几分钟,牛有铁就想到二嫂她母亲的病事,顺嘴问了一句。
“你是说中风吗?”老太立刻坐直身子,关心地问:“谁中风啦?!”
这孙子,从来不关心她讲的治病救人的事例,没想这次竟主动提说,就不得不让她想到牛书记的孙子。
“是的,是中风,我二嫂她妈中风了。”牛有铁说。
“哦哦!”老太松了口气,只要不是自家亲人就怎么样都行,她想了想,叹了口气,说道:“中风我倒是有个好方子,只是有些药引子不好弄!”
“啥药引子?”牛有铁好奇起来。
他也只是随口一问,并未太过在意。
毕竟中风在前世都很难医治的病,何况还是在这物资匮乏的八十年代,就更是想都不敢想。
能治好的,都只能用玄乎来形容了,更别说寻找科学的解释。
老太严肃地道:“首先,最基础的一味药引就是熊胆,就是狗熊的胆,老书上说的这种熊胆,还要是黄金胆,就是金胆,你可能不知道,在熊胆里,还有两种胆,一种是菜花胆,一种是墨胆,但金胆为最佳品。”
牛有铁一听,觉得这没问题,这年代,狗熊在秦岭老林里多的是,他进山打一只就是。
而且冬季熊一般都在冬眠,打起来还是相当容易的。
关于金胆,菜花胆什么的,他却没有细问,不过再怎么着,都是熊身上的脏器嘛!
“还有呢?”牛有铁接着又问。
老太笑了笑,又说:“还有鹿茸,就是梅花鹿头上长的角,不过,必须是公鹿,母鹿头上不长角,而且这种角还不能等到变成骨头,必须在脆骨时就得割下来,这种角,行话里叫鹿茸。”
“这我知道。”牛有铁轻松道。
不过梅花鹿……
他记得前世在七十年代初期,梅花鹿就已经在很多地方灭绝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