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2章:长夜漫谈
老爷子嘶了一声,接着就沉默住了,老人家的思想还仍旧停留在,几十年以前的“自给自足丰衣足食”上。
“可以请人挖。”
牛有银接过话茬道:“但是人工费有点高哟,这点你可要知道。”
他知道弟弟从来没挖过窑,也没见过别人挖窑的艰辛,而且,他家的窑当初也都是捡了现成的。
“当然了,这还不是最重要的。”
牛有银继续道:“重要的是,你还得箍窑,现在天气这么冷,想打个胡基都没有土,即便是有土,打下的胡基,也没办法干,胡基干不了,箍下的窑谁敢住?”
说到这里,他竟莫名的感到自豪。
幸好他家有两孔大箍窑,到现在都结实的像石窑一样,人住在里面,心里别提有多踏实了,哪怕是地震来了都跟他们没关系。
现在他们睡的这孔窑,就是因为当初没有钱箍,所以窑顶已经出现了几道裂缝,感觉再不箍,要不了多久就会坍塌。
现在他睡在里面,都多少会感到提心吊胆,因为头顶就是一大块马上就要塌下来的土疙瘩,这年代,被窑活埋的人可还少?
二哥的话,如一股麻电,刺痛了他的神经。
如果真像二哥说的那样,那这窑还真就没办法挖了。
老爷子接过话茬道:“你二哥说的对,挖窑不是口头上随便说说那么简单,首先咱得挖十几米深的大坑,有了立面墙以后才能挖窑,挖好了窑,还要烧窑,封窑口,要抹泥,要立门,打窗,盘炕,杂七杂八加一起少说都得一年半载了。”
父亲这话,他怎么听怎么耳熟。
“我知道。”
牛有铁立刻道:“那请人来挖呢?我就不信还需要那么长时间,当然,您之前不是说不用请人的嘛,他们要是都自觉来帮咱挖窑,管顿饭有啥?”
“是不用。”
牛有银笑着道:“只要你说你家要挖窑,村里十个人有一半,知道后都会不请自来,可你要知道,那只不过是一小部分活儿,比如向下挖大深坑时,是不需要什么技术,只要你有力气就行。
“但是到了最后阶段,没点经验肯定是不行的,你想想,大家辛辛苦苦把窑挖好了,给没经验的人,一撅头挖烂,岂不就前功尽弃了嘛。
“还有就是箍窑,这个必须得请很专业的箍窑匠来弄,这可是在跟生命打交道,箍不好,塌了可是要人命,所以免费的能有多好嘛!不如自己干,干仔细些,人住着也放心。”
二哥的话,不是没有道理。
可自己干,那是不可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