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3章:拿实际行动证明
说的是啥话?”程勇笑着跟道:“当叫花子哩,还能光荣!?”
就这样,他们老一辈人走一起,有说有笑,一时间,现场都热闹起来了。
与此同时,牛有银和他媳妇也醒了。
姚杏芳一开口就抱怨老大牛有金家的公鸡,把她吵醒了。
“我稍微有点奈何,都想把大嫂子屋里的骚眼公鸡杀的吃了。”姚杏芳恨恨地嚷道:“就奇了么,硬生生把人吵醒了。”
“怪公鸡啥?昨晚咱睡太晚了。”牛有银笑着辩驳一句。
随后,老三两口子也醒来了。
“二嫂子,睡好了么?”谢笑萍揉着惺忪的睡眼,笑着问姚杏芳。
姚杏芳没好气道:“睡好了么,能不睡好!大清早的就给老大家瘦公鸡吵醒了。”
“我也给吵醒了,不然还能再睡一会。”
“睡啥睡!”这时老爷子走了过来,大声嚷道:“醒来了就赶快往跟前走,干活,一时子功夫就吃饭了。”
随后,醒来的人就陆陆续续,开始干起活来,不一会功夫,所有人就都醒了。
火炉子彻夜燃烧,房基周围温度始终保持在零度以上,尽管相较前半夜还有点冷,但泥并未结冰,不结冰,就可以动工。
现场,撅头、铁锨又铿铿锵锵地响起来,和泥,挑水,铲土,运土,人人分工明确,各司其职。
等早饭的一段时间里,牛有铁闲的无事干,就开始寻思去麻油河里捞鱼。
昨晚他跟媳妇夸下大口说要给工人们换新口味,实际上,他是想到了捞鱼。
他知道这年代,麻油村人还没有人在冬季下河捞鱼的习惯,主要是因为人们不太会做鱼,不会做鱼,便不知道鱼怎么个吃法,清蒸来吃,刺多,容易卡喉咙,这在麻油村人看来,就是自讨苦吃。
人人都不吃,也就懒得去捞了。
因此,他十分肯定麻油河里有很多鱼,并且数量还不少。
可是捞鱼简单,问题是,拿什么捞?
这年代可没什么渔网一说,要说有,可能就只有沿海一带渔民才有,而麻油村人,牛有铁敢打赌,十个里站出来九个都不知道,他们有的甚至一辈子都没见过、也没听说过渔网是什么。
牛有铁记得在前世,麻油村人骨子里的吃鱼基因的觉醒,大概是在九十年代初期。
那时候,有外出搞副业的人,在大城市里见过鱼的最佳做法,尝到了滋味后,一回到老家就开始宣扬,然后麻油村男女老少就都有样学样,或清蒸或油炸,或炖,渐渐地就开始喜欢上了吃鱼。
自此,麻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