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梦回1983渔猎人生

首页

第228章:气笑了

,腼腆地笑了笑,然后就背过身去开始囫囵吞枣地吃了起来。

赵菊兰见状,赶紧又跑去给她父亲捞面。

牛有铁看石娃穿的单鞋,脚指头都露出来了,心说这家伙也不知道冷,又看到右脚后跟处在一点一点浸血,就关心地问:“石娃,你脚咋了?”

这时老爷子微微俯下身,瞅了瞅,愣了一下,不过很快就对儿子说道:“石娃今下午出了大力了,碨子大半时间都是石娃一个人推的,娃是真的累到了,你看脚后跟上磨了多大个泡,都出血了,这话我说出来,叫你两口子都知道知道。”

说着,目光一转,也把儿媳妇包括了进去。

“就是,石娃辛苦了!”赵菊兰赶紧随口附和一句。

牛有铁细细观察了另只脚,发现也磨了个大水泡,但并没有破,不过看着就叫人揪心。

主要是冷,牛有铁脚上穿的塞着棉花的棉鞋脚都冷,而石娃这家伙还穿的夏天的单布鞋,鞋底没纸厚,他都不知道冷吗?

但即便是这样,牛有铁也没再说什么,石娃这现状,看了叫人难受,再说他又跟他非亲非故,就单纯的只是同情罢了。

随后,老爷子也吃上了热气腾腾的面,赵菊兰又在窑里侍应他们爷孙几个吃饭。

牛有铁主动去院子里扛面粉。

这次一共磨了约有五百市斤麦子,整个架子车上全是软绵绵的面粉。

牛有铁连着扛了十五次,其中细面一共有五袋,每袋约七十市斤重。

他知道,与前世的机器磨面相比,磨子的出面率撑死也就百分之六七十,而且还是要磨很多遍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。

其余的百分之二十便是粗面,不是很白的面,也是二道面,麻油村人称之为“红面”,是因为用这种面粉蒸出来的馒头呈灰褐色,还带有点红的感觉。

剩下的百分之十左右的便是麸皮,也就是麦子的外壳,在几十年后,这麸皮被村民用来喂猪喂鸡,当然主要是作为上等饲料给搭配着喂,家畜的主食是用麦秸丝丝粉碎的料,麸皮算是家畜的“细粮”了。

但是,这年代没有人舍得把这麸皮用来喂家畜,都是混合着红面,蒸馒头吃,蒸出来的馒头糙的,入口难以下咽,下咽后,拉屎都费劲。

细面则留着,一般都是在过节的时候香香地吃一顿,平时都不敢吃,当然,实在馋的没办法了,就忍痛吃点。

有人家因为不懂面粉的保存方法,惜的舍不得吃,省下的细面,结果几个月后就起虫了。

总之,牛有铁琢磨着,这五大袋细面,至少能吃到厦房完工之日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