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3章:有笑的一家人
地回答道:“你兄弟说这不是红鱼,这是大嘴鱼,没刺,身上全是肉。”
“鱼哪里能没刺?”杨宝凤还是不相信,刚想故意耍笑她吃饱了没有。
话还没开口,赵菊兰就打了个饱嗝。
笑着道:“你看,我感觉我连一条鱼都没吃下,肚子就已经饱饱的了。”
说着,舔了舔牙缝里的鱼渣,笑着道:“这鱼吃起来真的好吃。”
这一刻,她感觉连打嗝喷出来的气体都是油香油香的。
杨宝凤拾腿走进窑,把每个人碗里都瞅了瞅,又闻了闻空气中所剩不多的鲜香味,开始有些相信了。
至少,这奇怪的香味是不会骗人的。
又往锅里瞅时,牛有铁笑着说:“锅里没有了,要吃,晚上我再做,只有晚上才能吃到。”
杨宝凤撇撇嘴,一脸不屑道:“且,我才不吃,鱼能有多好吃。”
说完,走出了窑。
牛有铁看着媳妇的脸,耍笑道:“看嘛,你一个个的,都一样,自己不尝就说鱼不好吃,就跟没吃过葡萄就说葡萄酸一样。”
赵菊兰没搭腔,想了想,这么好吃的鱼,又这么能让人管饱,就觉得是个好东西,嗯,她知道麻油河和青蟒河里多的到处都是,要是能全部打捞出来,这样做着吃的话,该多好,就不用她男人再天天跑去山里打野物了,至少可以给工人们吃鱼,鱼肉也是肉啊。
“对了,你这么多鱼,咋弄上来的?”赵菊兰好奇问:“河面冻得有三尺厚,嗯,冬天河里咋还有鱼呀?鱼都冻不死吗?”
媳妇一连问了多个科学问题,牛有铁又避重就轻地回答了些不是重点的。
“那你咋弄上来的?”赵菊兰又问了一遍。
但这时,她男人早已经走出窑了。
“你干啥去呀?”赵菊兰忙问道。
“我想个方子,把笼里的鱼存起来。”牛有铁回答道。
来到烟筒旁,看着那大半笼死透的鱼和虾,牛有铁心想,冬天还好,到了夏天的话,估计从青蟒河捞上来,还没拎回家就变味了吧,再这样放几个小时,恐怕早臭了。
这年代,由于周边十里八乡的乡党们没什么人吃鱼,因此,牛有铁也就没有靠捕鱼卖钱的想法,但他绝对要吃鱼,而且顿顿要有鱼吃。
那么,到了夏天,没有电,没有冰箱,他该怎么保存这些鱼呢?
带着这个想法,牛有铁开始思忖了起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