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四合院,傻柱:我这辈子父母双全

首页

第247章 落子半岛

况大概摸清了。”老狼汇报,其他人在一旁补充细节。

“大邱现在就是个‘纺织城’!大大小小的纺织厂、印染厂、成衣厂占了工业的半壁江山,工人也最多。其次是机械制造,主要是些配套的零部件生产,给釜山的造船厂、汉城的汽车厂供货。再就是制鞋、皮革这些轻工业。”

“规模都不算大。”灰熊接口道,“我们看到的厂子,很多看着大,但设备感觉挺旧的,工人也多,管理好像…挺混乱的。跟香江那些现代化工厂没法比。”

“对,”土狼补充,“本地人聊天都说,现在政府抓经济抓得紧,到处都在建厂,鼓励出口。

银行的钱也好贷,只要能拿到海外订单。

但竞争也激烈得很,小厂子倒闭的也不少。

另外,那些大牌子,像三星、大宇,都在这里设了点,但主要是销售或者小规模的分厂,核心的好像还在汉城、釜山那边。”

“还有一点,这里的帮派确实有,主要盘踞在工厂区外围和码头,收保护费、控制一些搬运工和女工,甚至插手一些小工厂的原料供应。但感觉层次不高,就是些地头蛇,跟香江那些有组织、有后台的没法比。只要给钱,或者展示点实力,应该不难摆平。”

何雨柱静静地听着,他的目光扫过摊在桌上的简易手绘地图,上面标注着他们探查过的重点区域。

香江太小了,何雨柱的脑海中浮现一个念头,这已经不是第一次。

香江是金融和贸易的天堂,但它的土地资源极其有限,高昂的地价和劳动力成本,以及英资财团对关键行业的垄断,严重限制了重工业、大规模制造业的发展。

他的黄河实业在码头、地产、汽车、饮料、安保等领域可以风生水起,但要涉足真正能奠定根基、拥有核心竞争力的制造业,尤其是重工业和化工业,在香江几乎寸步难行。

未来的电子产业,更是需要庞大的产业链支撑,香江提供不了这个土壤。

而国内呢?

何雨柱的眼神微微黯淡。

1972年,祖国大陆仍在特殊时期的风雨中飘摇。虽然曙光已现,但整体的营商环境远未成熟。

风险高,基础设施落后,市场封闭,对外资的态度更是讳莫如深。

现在回去大规模投资工业,时机远未成熟。至少还要等待十年,甚至更久。

他目光重新落回地图上的大邱,这里不一样。

虽然看起来落后、粗糙,甚至有些混乱,但它拥有香江和此时大陆都无法比拟的优势:

1.土地与劳动力成本低廉: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