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八十二章 “反讲钓鱼计划”
陈元口气不紧不慢,“是撒网。”
“看看谁以为讲政真是个靠情绪能通天的地儿。”
“我现在就要他们都动一动,好让我清一清江州的这口讲池子。”
徐长风点头:“那我现在就去安排。”
“让江南那几个老兵去做‘游讲人’最合适,他们演得比戏班子都真。”
陈元把纸烧进炉里,顺手掸了下桌面。
“放手去做。”
“让江州热一热。”
——
几天之后,江州西南边几个书坊和闲街角,忽然就多了几处“流动讲坛”。
这些讲坛不挂招牌,也不贴备案,只是摆个凳子,摊两卷书稿,说是:“我们这不收钱,只讲给愿意听的,讲的是‘讲政讲不了的’那点事。”
来的人也多,都是听说“这里讲得比诗社还明白”的。
其中一个“讲人”穿着灰布长衫,一口南腔北调,张口就是:“你们啊,被诗社那帮人管太久了,讲政不是制度,是人!是心!不是谁家制度说你不行你就真不行!”
听众里有人当场问:“你这是讲政还是反讲政啊?”
那讲人眯眼一笑:“我是自由讲。”
“诗社讲政怕我讲,我讲的才是你们想听的。”
这种讲坛一连出现了四处,五天内就吸引了近两百人。
有真听的,也有好奇的。
更有那种原本想进讲政但被挡门外的,听得直点头:“这才是人话。”
——
柳依依这边很快接到汇报。
如玉把线人递来的名单摊在桌上,语气低沉:“这批人里头,有七个是备案讲人的徒弟,另外还有三个讲政署边上常活动的小抄写员。”
柳依依看完后沉下气:“这是有人在打试讲制度的主意。”
“还真有人信了那种‘制度管不住人心’的歪理?”
金玉也来火了:“要不我这就去把那几处窝点掀了?”
“不急。”柳依依放下笔,“讲坛不能靠赶,得靠比。”
“他们讲得响,我就让真正的讲政讲人也下去设讲场。”
“让百姓自己听,听完再说——他们到底信哪边。”
“还有。”柳依依语气一顿,“把兰馨那徒弟也盯上。”
“她现在带的那人叫程敏,是清言书社的旧部,以前试讲不合格两次,第三次被我亲自刷下去。”
“她要是真能把这个人带上来,我认。”
“可要是程敏也去了这些‘假讲坛’,那我就当众问她一句——你兰馨,是不是讲人,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