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九十四章 齐州反制
、文昌,无一地乱象;齐州若因旧势滞制,非但不能缓行,反应重点试点,以正风向。】
【自即日起,齐州设“讲纲特审组”,由江州派副纲三人入驻,三月内讲纲不立、讲人不评、讲试不开者,视为制度抗拒,移交天衣卫问责。】
这封信一出,整个讲坛上下震动。
不是因为柳依依动用了“特审组”,而是她敢在没有陈元背书的情况下,单方面下令“制度问责”。
更让人惊讶的是,帝师府收到副本后,并未作任何阻拦,反而转发一道备案条:
【帝师署阅:准正使令。】
四个字,意味着认可。
江州讲政署当天挂出大字通告:
“讲政之理,既非天命所赐,亦非祖法所限,惟于讲中立,于人中行。”
“今齐州抗讲三年,民不敢言,今日起——谁讲得清,谁便能坐讲堂。”
……
月末,讲纲特审组抵齐州。
三位副纲不是别人,正是上一届春议中表现最强的三位讲人出身的青年讲者。
他们不是去谈话、不是去调解,是直接入讲政署挂牌设纲,贴榜召讲。
三日后,齐州讲政署首次自设讲试场地,三十三人报考,二十五人过试。
这场试讲结束后,有个穿着粗布的年轻人跪在试讲台边,双手举着讲义,颤声问了一句:
“讲得好……真的能上职吗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