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44章 还得是老大
很可能是真空零点能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。也就是说,那很可能就是星空捍卫者所说的“感觉”,要知道星空捍卫者可是能在暗物质浓郁区域摄取到真空零点能的。
这意味着,那可能是一种加入暗物质影响参数后,还能得到同样庞大真空零点能的办法。
这东西就属于各文明独自研究范围了,可不是真空零点能研究条约里面的内容。
人类文明早已从星空捍卫者那里了解到,掌握真空零点能之后的文明,也存在航速的差距,所以在发现这个现象之后,科学家们就认为,可能航速快慢的背后因素,就是一个文明对真空零点能研究的深浅决定。
而自己这个发现,很可能是真空零点能领域研究到更深层次才得到的成果。
就如同当年的刚刚掌握曲速航行,人类文明无意识地跳过了初级阶段,直到后来发现其他文明居然还有跑得比自己慢的才意识到,原来自己直接跳过了初级阶段。
有过一次经验且已经不是宇宙社会萌新的人类可不憨了。
没准这次也是直接跳过宇宙级文明的初级阶段,若真如此,人类在掌握真空零点能之后,立刻就拥有超过宇宙级文明初级阶段392.5倍光速曲速的水平。
赢在起跑线上了属于是。
至于在虚拟会堂内人类文明告诉其他文明的,乃是建立在膜理论之上的常规办法,是d膜湮灭实验。
人类可以通过第三人称观测模式看到实验过程中,弦和弦组合振动的变化,而正常的文明则可以通过数学的方案,抽象的计算出这个过程,然后通过特定科学设备进行快子对撞实验,从实验中找到那种对于的快子,然后在快子对撞引发的膜动荡中,找到d0-膜和反d0-膜湮灭的现象。
在从这些现象里总结出整个过程的规律,写成公式。
这些过程虽然也涉及到弦和膜,但宇宙弦并不是人类的专属,人类只不过是通过第三人称观测模式理解更深罢了,许多宇宙弦和膜的理论,其他文明也是能理解的。
这就是第二只迈向科技壁垒另一侧的脚,人类文明一锤定音,将两个大远航组织84个文明的命运,推向了另一个高峰。
人类文明此次成功似乎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表现。
但不是人类文明的问题,而是人们理解的问题,人们总是觉得必须要历尽千辛万苦,冲破一个个快要把文明弄得灭亡的难关之后,再获得成功,那才是惊天动地。
可实际上科学研究一直是循序渐进的,都是慢慢从量变到质变,从来没有一种成功忽然出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