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0章:渡江,渡江!
大体上来说,老朱家还在封地的藩王,他们之中的绝大多数已经明确表态,摆出一副不管朱允炆和朱棣怎么打生打死的态度,他们就想待在自己的封地过日子。
藩王一副中立的模样对朱棣其实更有利。
道理不复杂,藩王不听从中枢调度,本身就是削弱朱允炆的实力。
要是所有藩王表态跟随朱棣一起造反,不知道会把造反集团搞得多么复杂,光是相互忌惮以及争吵就够鸡飞蛋打的。
“殿下大军距此不过三十里,我军渡江之前需拿下仪真、泰兴,力保渡江安全。”吕阳知道朱能不是一个能拿主意的人,干脆再多几嘴,说道:“将军前往取仪真,柳升另外一部取泰兴。如何?”
这一路的主将是朱能,结果倒好,吕阳说完,朱能立刻应“诺!”,随后是柳升也跟着应命,搞得大军主将是吕阳似得。
看了个全程的纪纲心里很是敞亮,想道:“竟是如此景象?吕阳必是燕王心腹!”
后来吕阳也搞清楚纪纲怎么能以新投效的身份出现在会议上,完全是朱能误以为纪纲得到了吕阳的信重,一开始吕阳则是以为朱能的允许,后来纪纲出现在会议上好像也就成为一种习惯成自然了。
吕阳对纪纲这种顺着杆子往上爬和狐假虎威不作干涉,要说承认看顾纪纲什么的属于没有可能,带着一种好奇心就想看看纪纲是怎么入了朱棣的眼。
江都这边的燕军再一次进行了分兵。
朱能带上两万前往仪真,一战都没有开打,驻扎在仪真的三千余朝廷军利索地投降了。
另一路,也就是柳升这一路,他们倒是撞上了铁铉所部,一时半会没有能够顺利攻克泰兴。
“本王决意先取瓜州,随后不做停顿,大军立即渡江!”朱棣刚抵达江都,了解完情况之后,召集所有军中文武开会。
作为前锋的丘福所部战败,连带丘福受创后伤重不治,对燕军来说影响其实不小。
那是燕军首次遭遇比较大的失利,尤其还死了一员大将,怎么都该给很多人敲响警钟了。
有了丘福违抗军令又战败,衬托了朱能这一路的功绩。
在朱棣下达进军命令之前,他已经逮着众将校一阵骂,有些话还说得挺难听,不知道有没有骂醒变得飘了的文武?
朱能这一路是谁在拿主意,又是谁在进行军事调度和部署,十分了解朱能的朱棣没可能不清楚。
朱棣骂也骂了,活还是要干,会议上并没有表扬谁,片刻不想耽误就指派了军务。
这一次将以张玉为前锋主将,负责